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感悟3篇.docx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感悟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感悟 3 篇篇 (篇一)(篇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 2019 年 10 月 28 日至 31 日在北京举行。十九届四中全会由中央 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十九 届四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 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 明。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 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 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 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 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 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 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 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 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 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 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 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 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 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号召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 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要坚定信 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而努力奋斗! (篇二)(篇二) 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用“13 个坚持”系统总结了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13 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当今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能够持续推动 拥有近 14 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 5000 多年文明 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 兴。哲学教研部主任姜华有认为,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历史和现实、守正和创新、 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辩证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 是从来就有的,不是书本上写就的,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 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中产生,同 时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 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今天, 我们在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同时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及其具体体制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唯有守正, 创新才有正确方向;只有推进创新,守正才能激发活力。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是现实中存在的问 题倒逼产生的。坚持问题导向,工作才有动力;坚持目标导 向,才能明确工作方向。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郝欣富认为, 《决定》确定的第一项制度,就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 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 就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是最重要的制度体系,也 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所在。党的领导从理论到实践,从原则到 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只有制度化, 才能使之真正落地。 《决定》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 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体现了历史和未 来的统一、传承和创新的统一、原则和现实的统一。十九届 四中全会,对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出制度设计和安 排,必将使党的领导制度更加完善,使党的领导机制更加完 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发挥。科 学文化教研部主任邵明认为,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 文化根基”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判断体现了深邃的历史 和文化洞察力。中华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所 积累的治理经验,对当前的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而言,具有 宝贵的借鉴意义。例如,传统尚贤爱才的观念与当前的人才 队伍建设、传统廉政文化与当前的反腐斗争与廉政建设,等 等,无不体现出强烈的镜鉴、借鉴意义。正因为深深植根于 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深得 人民拥护,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和 制度基础。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周伟良认为,国家治理体系 与国家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治理体系 从根本上决定了治理能力的内容和结构,是治理能力提升的 前提和基础,而治理能力的提升又将促进治理体系效能的充 分发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明确衡量国家治理现代 化的标准,无论从何种角度切入都不能脱离长治久安的治理 目的,都不能脱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应突出 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高效化、公平化。当今世界国际 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不仅带 来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的新变化,而且在全球思 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上呈现出新特点,在新形势、新问题 面前,我们党毅然选择了迎难而上,顺势而为,进一步继续 深化改革,可以说透过决定中 13 方面的制度安排,“中国 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见。 (篇三)(篇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 立 70 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 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对于坚持和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对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具有重大意义。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讲话,讲话 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求真务实,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九 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和新的重 大进展,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坚持和完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 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完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根本保 证,体现了全党意志、反映了人民意愿,是新时代坚持和完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新时代奋斗在基层一线的 选调生群体,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坚决 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明确的各项要求和《决定》中明 确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不忘初心使命、践行青春 誓言。 一要坚定绝对忠诚的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 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要结合“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 神,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学出成效、学以致用,拧紧 思想上的“总开关”,把初心变成恒心、把信仰变成行动。 二要练就绝对过硬的本领。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 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基层一线脱贫攻坚、生态 环保、社会治理等复杂多样的工作形势和现实,虽拥有高学 历和专业知识但缺乏必要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我们,更需 要常怀一颗学习之心、扎实锻炼,以书本为师、以领导为师、 以同事为师、更应以群众为师,做好“小学生”,既要看书 本、听报告、深思感悟,也要走村寨、入农家、学用结合, 同时要提高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不断练就实际工作的 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过硬本领,不断展现新时代青年一代建功 基层的担当作为。 三要涵养绝对热忱的情怀。习总书记强调:“老百姓是天, 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所以,我们要始终涵养 和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忱情怀,立足工作岗位的实 际,用心用情用力真正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 和揪心事,用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和老百姓的良好口碑诠释 “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