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43 散文阅读之根据文本内容适当拓展 学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x
《考点43 散文阅读之根据文本内容适当拓展 学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43 散文阅读之根据文本内容适当拓展 学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清风知己上搜索。
1、考点 43 散文阅读之根据文本内容适当拓展 学案备战 2022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中考散文阅读的开放性考题为近年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根据文本对描写对象谈自己的感受;(2)根据文本对人物情感谈自己的感受;(3)品味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父亲的墨水 高步明 我老家在苏北,一个叫东湾子的村庄,地处偏僻,常被人说成是龟不生蛋的地方。穷,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在穷得肚子都吃不饱的年代,能喝上墨水是了不得的大事。父亲是家中老大,老实巴交的爷爷竟然送父亲去私塾。父亲肚子里的墨水,是少年时打的底子。父亲
2、在私塾读书,同桌的她便成了我的母亲,听母亲后来讲,父亲当年因背书写字没少挨过先生的戒尺,现在看来,父亲一手好字,多亏了苛严的塾师。我上学之后,每到过年前,父亲总会为村里乡邻写春联。对于父亲来说,写春联是十分考究的。即便是写传统的对联诗词歌赋,每副对联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与当下政治呼应的,有跟农业生产契合的,有为求字者私人定制的。父亲给人家写春联,我正赶上放寒假,于是经常去帮着拿笔添墨、牵纸裁纸,也就学会了用手裁纸的功夫,算是当了许多年的小书童。有时牵纸慢了、牵得不正他就会训我几句;书写时若有旁人说笑,他会咳嗽两声,暗示你严肃点;偶尔写错写漏了字,他会自责一番,再来一过;为安妥一字,他久久沉思不
3、语,这时谁都不敢出声,待他捉笔落纸、一挥而就,围观者才敢高声喝彩。小小的一副对联里,写的不止是喜庆,更有父亲对古老文字的敬畏,对复杂时局的审慎,对人情冷暖的关怀。古人讲心正则笔正。父亲的一生正应了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文革中,父亲为自己写下了几大捆辩词,反复申辩自己并非三青团成员,也从未瞒产,他恨不得把仅剩的一把米、一碗粥都送给饿得嗷嗷叫的苦人家,在当村支书的父亲眼里,广大生产队员的冷暖就是他的命。但莫须有的罪名接二连三落到父亲头上,抄家批斗,他戴大高帽游斗的情景我现在还记得。父亲是个性急的人,受不了一点冤,在那段不堪的日子里,他在无助、焦灼、痛苦中完成了这些文字,字字咽着泪、和
4、着血,那些用淋漓墨水与黑色时光抗争的日日夜夜,只有他自己知道是怎么捱过的。运动结束后,父亲平了反,他老人家眼眶湿润地说,相信共产党,享到福了。父亲这一生,有党恩守心、有风雨沉浮、有人间情暖、有幸福晚年。父亲一生执笔,但还没有写够,因为他老人家的笔太直太硬,太真太切,太有生命张力,正如他肚子里的墨水,从未干涸。年轻时,父亲没功夫专门练字,八十岁后才开始每天抄古文观止。终于轮回到他童年握笔的追梦时光,他想写就写,无拘无束,笔笔中锋,于净利落,尤以核桃大小的中楷最为精彩,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以骨力劲健见长,深得柳公权书法三昧。父亲对我书写的忠告,只有一句话书贵瘦硬始通神。这与他一生行事风格一模一样。
5、现在想来,我的笔墨志意,也是从小在父亲跟前的耳濡目染。父亲辞世时,我取了一支他老人家生前用过的毛笔,带回放在案头。今晚笔影飘逸、墨香幽然,取笔、捻管,觉得还有温度。父亲,儿想您了!(选自读者2020 年第 11 期,有删改)【链接材料】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至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于,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吃的
6、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有删改)阅读链接材料,说说朱德笔下的母亲与选文中的父亲分别给后代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这些优良品质?【答案】父亲的墨水中的父亲教会我字如其人,应干净利落、有使命担当,在不堪的日子里要坚守信念、懂得感恩,有坚强的意志才能走向幸福生活。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教会我勤劳、节约、俭朴,在艰苦的条件
7、下也要把日子过得有滋味。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做到刻苦学习、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在困难面前有坚定乐观的信念,做干净利落、真切的、有生命张力的人。要懂得感恩也是当下最重要的品质。疫情当下,我们能幸福生活、正常上学,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科学家、社工等无私的付出!我们要心怀感恩,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抓住一种品德,联系当下背景,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理解主旨,谈感悟的能力。由链接材料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母亲亲手纺出线,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可知,平凡母亲给予朱德的
8、不仅是能吃苦、爱劳动、铁骨峥峥的好身体,而且朱德从小在母亲身边学会了不少生产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从母亲身上学会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精神。父亲的墨水一文中,父亲的一生正应了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 可知,父亲教会我字如其人,应干净利落、有使命担当,心怀感恩、有人间情暖、有生命张力。第二问能抓住一种品德,联系当下背景,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懂得感恩。在感恩中生活,在生活中感恩。疫情当下,我们能幸福生活、正常上学,是无数医务工作者、科学家、社工等无私的付出!我们要心怀感恩,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春木棉红 郝俊 早春二月,料峭的寒风一
9、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很多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木棉花不仅花开得热烈,树的姿态也颇为雄奇。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大挺拔,十至二十多米不等,这样的个头儿,让木棉总是高过身旁的其它树木,加上分枝平展,更显疏朗开阔,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生活在广州,对木棉自然很熟悉。木棉作为广州市的市花,在城中主干
10、道及高校校园、公园等地均有种植。每到春天,木棉盛情绽放,灿若华灯。尤其是在陵园西路、越秀山、江南大道等种植较为密集的地方,花开得分外耀眼,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烈焰般的木棉映红了整座城市。我喜欢木棉,不仅因为它的形象气质,也许还有日久生情的缘故,对我来说,它们就是我认识多年的好朋友。我所工作的学校校园里就有近百株木棉,它们散植于各处。我从办公室到家,途经的路旁,有十来株木棉,我与它们几乎天天见面。每天下班经过时,感觉它们就像站在那里等我。有时候我会和它们近距离打招呼站在树下,把手掌放在树干上,感觉着树皮的坚硬。抬头往上看,树干直指蓝天,视觉的延伸,也让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正值花期,没有树
11、叶遮蔽的树枝更显遒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它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纷纷扬扬地飘落不是木棉花的做派,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整朵花砸到地面仍完好无损。为了看清楚木棉花如何落地,我曾长时间仰着脖子在树下观望,即便如此,也很难捕捉到落下的一瞬,往往是听到啪的一声之后,才发现地上又多了一朵。因为树冠太大,花太多,无法锁定具体目标,加之落地速度太快,所以很难看清。不过长时间的等待,偶尔也会有收获,就在眼睛酸乏的时候,突然看到
12、一朵下落的木棉花,带着旋转倏忽坠地,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有些花木是先长叶再开花,木棉则不然,花开时无叶,花落尽方生叶。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夸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花期过后,木棉一边吐新叶,一边结果实。等到夏天果实成熟,果壳会自动裂开,露出洁白的棉絮,随风飘散。年少时,很少仔细打量花花草草,认为它们只是为世间添了几许色彩。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一朵花、一棵草都不可小觑。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
13、)如何理解第段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善待庄严的生命?【答案】示例:无论是人,亦或是草木,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一生,长短不一,人活一百年是一生,草活一年也是一世;但都应尊重生命,珍爱生活,抓紧时间,认真度过每一天。生活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善待其它生命,爱护自然,敬畏生命。【解析】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拓展迁移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 庄严,指庄重、严肃、肃穆。阅读全文,结合文章主要内容,抓住描写木棉花开花落,给人感受的句子分析。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作,由木棉的花开花落一生想到人生一世
14、。作者仔细打量木棉花,文中描写了木棉从花开到花落的整个过程,早春时节,木棉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木棉花其形硕大,花瓣厚实,形姿伟岸,英武不凡,有一种阳刚之美。木棉花形象气质像极了人。木棉的树干直指蓝天,让人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充满力量,木棉花开时无叶,花落尽方生叶。木棉花开花落,草木一秋,如同人生一世,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那么庄重严肃,认真,毫不敷衍苟且。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认真严肃生活每一天,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名师点睛 根据文本适当拓展的题型灵活多变,解答此类考题的关键是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
15、作者的思想情感。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一畦春韭绿 程中学 春雨如丝贵如油,穿梭于风中,春的世界也跟着倾斜起来,插入青山绿水里,泛起滔天绿浪,鲜妍无比。一畦畦春韭,生长在一片醉人的绿意里,出类拔萃,在绿浪里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干净纯粹,比花香更加妥贴入心。儿时的那片菜园子,就在家门前。穿过家门口的那条泥土路,跨过一道田坎儿就到了。那片不大不小的土地上,一年四季种植着时令蔬菜,只在一个角落,记忆中尚还算年轻的奶奶从四面挖掘平整,开辟出小小的一片儿种上了韭菜,一年四季绿油油
16、的,高低错落有致。高的韭菜自然是等着被收割的。低的韭菜,往往前一天刚割下,从断裂的地方还渗出了绿色的汁液。第二天一早,被割了韭莱的地方都冒出了嫩黄色的新芽,断裂的伤口处早已结痂。新芽探头探脑,颤颤微微,娇柔而又勇毅地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既让人震撼,又惹人怜爱。春天的韭菜最是鲜嫩,是家家户户都比较喜爱的春的使者。它在我的生命里,如一日三餐一样不可或缺,百吃不厌。在物资贫乏的年月,腌韭菜、凉拌春韭既下饭又顺口。如果遇到家里谁过生日且可奢侈一回:金黄的土鸡蛋煎在锅里,用韭菜炒了先做成一道菜,再用切得细碎的春韭拌上化开的猪油调成馅儿包饺子,如果还能再奢侈一些,可在馅里拌些鸡蛋碎,黄绿青白,色泽诱人,
17、这绝妙的美食组合绝对令人荡气回肠,浸入肺腑后余味缭绕三日不绝。小时候,曾有一次看到二叔着急忙慌从下午的稻田里回来,光着大脚踩在厨房的泥地上咚咚有声。他先在锅里添了两瓢水,灶堂里生了火,塞入好几根竹棒,就又操起一把镰刀三两步跳出家门口那截土路,跨过那道田坎,钻进菜园子找到奶奶刚伺弄过的那畦韭菜。他左手满满抓住大大的一簇韭菜,右手一挥,刀起春韭裂,二叔满意而归。放一桶水洗了,也不用挑拣,用二叔的话来说,自家种的最干净,待到水一开,下入一大把面,断生,加入洗净的韭菜搅匀韭菜也不用切,再加入盐,化一坨猪油进锅,倒入几粒味精,出锅;满满一盆。鲜嫩的韭菜和面条一融合,一青二白,缠缠绕绕,浇上一勺子红艳艳的
18、油辣子,倒少许酱油和香醋,味道和吃法都很诱人。二叔搅动一筷子面大口吸入嘴里,满院子都是香味。二叔就这样蹲在院子里把一盆子面吃得满头大汗,酣畅淋漓,看得我眼睛瞪得溜圆满嘴流哈喇子。长大后,知道韭菜还有其他的名字:丰本、草钟乳、懒人菜、长生韭、扁菜等,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还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清肠等功效,同时还让我认识了很多用韭菜做成的菜肴:韭菜包鱼、培根炒韭菜、韭菜豆渣饼、韭菜煎凉粉、烤韭菜、鱿鱼丝炒韭菜、韭菜虾仁汤、韭菜炒粉丝、韭菜榛子沙拉、韭菜炒猪肝 读过曹公的红楼梦之后,我记住了黛玉的诗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记忆中的春韭,一畦畦于春风中长得翠绿欲滴,令人欢快,令人感怀。更不
19、用说那十里稻花香了。诗里好像在预告一个丰收的年景。不错,在和平年代,在这片理想的乐土上,一切都看似生活得幸福而安逸,至少要比过去好很多。但毕竟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却各有不同。因此,人当如春韭,不管遭受了何种苦难,哪怕经历疫情的重创之后,流过血,流过泪,也应该像春韭一样,留有一息在,仍然能从被割裂的伤口重生出嫩绿柔韧的新芽来,生生不息,永生永世。(选自山东青年2020 年 5 月刊)1春的世界有万种风情,作者为何对春韭情有独钟?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概括。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新芽探头探脑,颤颤微微,娇柔而又勇毅地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既让人震撼,又惹人怜爱。(请从修辞角度
20、赏析)二叔就这样蹲在院子里把一盆子面吃得满头大汗,酣畅淋漓,看得我眼睛瞪得溜圆满嘴流哈喇子。(请从描写角度赏析)3有同学认为第段内容应该删掉。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说说你的理由。4结尾划线句子颇有深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获得的启示。人当如春韭,不管遭受了何种苦难,哪怕经历疫情的重创之后,流过血,流过泪,也应该像春韭一样,留有一息在,仍然能从被割裂的伤口重生出嫩绿柔韧的新芽来,生生不息,永生永世。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炊烟淡去 宋人高观国有长短句:柳影人家起炊烟,仿佛似,江南岸。读到此处,一幅清秀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人不禁忆起炊烟,回到当年。放学路上,杨柳依
21、依,鸟雀啁啾,我们推推搡搡,沿着乡村小路匆匆回家,不自觉将脚尖探得老高,或者直接蹦将起来,去捕捉蓝天下袅袅升起的炊烟,自家屋顶的那一缕总会飘出欲望和期待,母亲的饭香就裹在里面,让人如痴如醉。当我渐渐长大,开始变得懂事,那些飘起的炊烟便不再清淡洒脱,也不全是先前的纯粹美好,在它们急切的跳动和变幻里,总会飞出母亲的慈祥和辛劳。每年寒假,年关将近时,自家屋顶的烟囱在饭点外也会烟雾缭绕,升腾起过节的欢愉,馍馍香、点心香、煮炖香母亲拾掇出的吃食,一天天变得丰盛,渐渐堆满几大洋盆,存放在后囤的橱柜里,成为一种过节的标志。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那些吃食纵然冻得咯咯作响,但仍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三尺
22、。如此一来,过年的愿望更显迫切了,我把日子刻在指尖,扳着指头将时光送入倒计时。母亲是爱干净的人,平日的院子整洁利落,过年时分更是容不得马虎。在母亲眼里,那些立在东墙角的葵花秆、她一日三餐离不得的柴禾,乌压压站在那儿,与过年的喜庆着实不符。这时,母亲就会将它们放倒、折断,然后安置到不起眼的角落,腾出全部的空间视野,让小院明净有致。作家老舍曾这样写:雪的到来,提示着人们,年已经不远了。的确,在北方,天气的寒凉与过年的喜庆一样丰盈,冷丝毫容不得人马虎。母亲知道腊月天气的分量,将我们安顿于屋内,自己捂着头巾、戴上手套,冲进凛冽北风,进入一场与柴禾的战斗中。这些柴禾,虽已用去大半,但余下的为数也不少,不
23、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收拾停当的。我们玩累了,就想到母亲,于是踩着板凳、爬上炕沿、透过窗棂,细看母亲的一举一动。她麻溜溜抱来一捆葵花秆,将它们放倒,然后猫腰、曲腿,再使劲用脚折成两节;接着又拽来一把,齐刷刷折断,又一根根理顺,然后两只胳膊箍起,将积攒下的一大抱移至东房墙角。在风声与窸窣的柴草唱和中,母亲一刻不停地劳作,飞起的尘土卷成一团团云朵急速升起,让人眼花缭乱。一下午时间,母亲硬是将这些柴禾全部制服,使它们乖巧温顺地躺于墙角。母亲进门时,身上的尘土已经拍净,手却冻得通红,脸上有深浅不一的印痕,我想应该是汗水和尘土的混合物,就像我玩疯之后,母亲责备我说照镜子看看你的样儿,借助镜子,我记住了这样的印
24、痕。从那时起,过年的喜庆中,除了美食与快乐,也多了份凝重,那是炊烟笼罩与柴禾分量带给我的复杂心情。小时候,母亲说你们还小,在家呆着,别冻着;渐渐长大后,母亲又说学习要紧,待家看书。年年如此,母亲以这些理由,一个人将柴禾收拾停当,任炊烟飘出饭香和温暖,我的心却越来越重。10 岁那年,我没听母亲劝说,冲出家门,加入到她拾掇柴禾的行列,我家的院中终于站成了俩人。天气确实冷,一会儿工夫,脚就冻得麻木了,手也生疼,后来连疼的感觉也消失了,只觉得喘息中,呼出的白气把睫毛打湿,还结了冰,时不时会影响我的视线。空气中,呛人的尘土气息在风里或轻或重、或浓或淡,再不是立于屋内瞳孔曾经捕捉到的风景。我觉得,这活干起
25、来比看到的辛苦多了,母亲的辛劳越发浓重、厚实。终于有一年,也是过年前夕,父亲在鼓捣一个电器,说是电饭锅,并拿着说明书教母亲如何使用。好奇心使然,我插着缝隙挤入他们中间,瞪大眼睛,听父亲说这是电源、这是火力、这是型号电源接通后,真是神奇,没见丁点儿火星,香喷喷的排骨味四周弥漫,很快,我们已在享受美食了。母亲最为激动,她说:还是新时代好,不用再准备柴禾了,省事又清洁。同时脸上还要绽出石榴花般的笑容,而她弯腰折柴的一幕又重回眼帘,且慢慢虚化为一个时隐时现的影子,带着深沉的怀旧,让人久久回味。时光疾驰而过,改革的春风吹过生活的每个角落,幸福的种子悄然落地生根,电磁炉、光波炉、微波炉已成为厨房的主角,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43 散文阅读之根据文本内容适当拓展 学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考点 43 散文 阅读 根据 文本 内容 适当 拓展 备战 2022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全国 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zhijidoc.com/p-689850.html